找到相关内容319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爱自然和社会

    运输和食物:所用的是否与生态的纸张?是否可以是再生的能源?是否节省汽油的运输?是否符合伦理和环境的食物?——比如不经过化学喷洒剂或化学肥料?寺庙是由什么制造?是否可以重新利用?——比如是木制还是石制?寺庙是否以生态观念使用其花园?——比如其停车场是否与生态?  最后,佛家弟子都是教师。这也是僧伽的主要职责。那么我们可以创立教育项目吗?  例如,可以提供让香客和游客带回家的宣传印刷品。这些...

    彭马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4939418.html
  • 彭马田:关爱自然和社会

    使用纸张、能源、运输和食物:所用的是否与生态的纸张?是否可以是再生的能源?是否节省汽油的运输?是否符合伦理和环境的食物?——比如不经过化学喷洒剂或化学肥料? 寺庙是由什么制造?是否可以重新利用?——比如是木制还是石制?寺庙是否以生态观念使用其花园?——比如其停车场是否与生态?    最后,佛家弟子都是教师。这也是僧伽的...

    彭马田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4273281.html
  • 善友罕逢恶缘偏盛,非刻骨镂心何以自拔

    干涉谁,所以什么人都可以宣布闭关,什么人也可以去住山,这个标准就没有了。现在闭关、住山跟从前不一样,我们在现前找善知识,还真的不好找了,真的难了。   那怎么办呢?最好是以佛师,以经。在我没有学...大圣人,以佛师,那是决定靠得住。所以以经,这是决定错不了的。   底下:“非咬钉嚼铁,刻骨镂心,何以自拔哉?”这两句是形容用心之苦。要有刚毅的志气,独立不拔的精神,成就自己的道业,绝不能够...

    净空法师讲

    |出离心|解脱|看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20294295301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?

    圣严法师答: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?   根据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〈阎浮众生业感品〉的记载,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以前,曾一小国王,与其邻国的国王,当时两国的人民,多造众恶而不修善行,二王计议,广设...   菩萨依愿力受生,众生依业力受生,菩萨救度众生而往来于三界,众生是接受罪报和福报而流转于三界。菩萨虽在三界,却是已得解脱的自在之身,众生是被生死业报束缚的可怜愍者,圣位的菩萨,既是自由自在,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050411705.html
  • 了幻法师答:如何处理好与六亲眷属的关系?

    毋相憎嫉;有无相通,毋得贪惜;言色常和,莫相违戾。” 人在社会中,与人有相互的关系。要和乐生存于社会,社会能合理的维持秩序,应照着彼此的关系。各尽应尽的义务。 佛曾善生长者子说六方礼,略近儒家的五伦说。善生长者子遵循印度的宗教习俗,礼拜天地四方,佛陀因此教他伦理的六方礼。六方礼,即以自己中心,东方父母,南方师长,西方妻,北方,下方仆役,上方宗教师。这六方与自己,...

    了幻法师

    家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9/19411229951.html
  • 贤空法师应邀在“慈辉佛教文化论坛”主讲

    向法师提问,法师都给予了简洁明了的回答。大家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。吴言生教授对讲座做了精彩的点评,赠予法师新著《赵州录校注集评》,并题词“与圣贤,悟诸法皆空”。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。...法门寺副监院、佛学院教务长贤空法师在“慈辉佛教文化论坛”第32讲主讲《佛教心理学揭秘》 座无虚席的会场 认真记录 演讲会现场 吴言生教授作点评 同学提问 贤空法师解答提问 贤空法师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|佛教文化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06570633349.html
  • 倾听潮音

    困难就不再是自心了悟菩提道的障碍了。据说伟大的行者密勒日巴,常将右手放在耳上,持倾听状的手印,这意味著,一切存在的事物,对他而言都是一种告诫、一种教示。对伟大的行者而言,一切事相不但不相敌,反而是,亦即「触目所及皆」。事事不但不是困扰,反而是有益、具正面作用的。对伟大的行者而言,一切事相都是无上喜悦的,一切事相的自性都是空的。 ...

    梭巴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2244887.html
  • 不知道苦的危机

    无常到来,抱憾归去,就太可惜了。 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之苦,假如能够及早预防,知道老迈,就要珍惜青春;知道老病,就要「与病」。甚至能够视死如归,早有准备;即使面对死亡,又何必畏哉!  人,应该知道...更是「知世知乐不知苦」。知苦是学道的增上缘,人在世间上,所谓辉煌的成就,是要经过多少辛苦的奋斗所得;不知道苦,就不懂得精进。因此,富贵学道难;知苦,才能不世道洪流所淹没。知苦的重要,由此可见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5247612.html
  •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发表《普陀山宣言》

      愿彼此欣赏,尊重包容,则文明和谐。   愿将心比心,化怨,则世界和平。   让我们遵循伟大佛陀的教导,心多有和谐之想,意常存向善之念,做和谐之典范,行慈悲之教化,则人类可心心相印,世界必...佛教就一直在探寻世界和谐、人心安宁之道。佛教之道,绵绵不绝,究其根底,在明心见性,自净其意。心诸法之本源,若人人修心正心,扩展胸怀,放大心量,熄灭贪、嗔、痴,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,则心净国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451861.html
  • 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

      根据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(阎浮提众生感品)的记载,地藏菩萨在无量劫以前,曾一小国王,与其邻国的国王,当时两国的人民,多造众恶而不修善行,二王计议,广设方便,救济他们。一王发愿早成佛道,然后...身份。未愿遵循通常菩萨道之三 百劫的时限,这是出于他个人的悲愿,不是说众生成佛,都要像地藏菩萨,或者都要像一切智成就如来。  菩萨依愿力受生,众生依业力受生,菩萨救度众生而往来于三界,众生是接受罪报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4953678.html